第四届应用力学与先进材料国际学术会议(ICAMAM 2025)
会议时间:
2025年1月10-12日
2025年1月10-12日
会议地点:
中国 长春
中国 长春
检索机构:
EI,Scopus
EI,Scopus
关于 ICAMAM 2025
2025第四届应用力学与先进材料国际学术会议(ICAMAM 2025)将于2025年1月10-12日在中国长春召开。
会议旨在为从事应用力学和先进材料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分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的平台,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成果的产业化合作。在为期三天的会议期间,诚邀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共同见证该领域的成就和进步。
论文征集和提交指南
本次会议将为所有相关人员提供学习和讨论应用力学和先进材料的绝佳机会。欢迎潜在作者提交完整的手稿。
提交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应用力学和工程力学 先进材料
工程力学
计算力学
热力学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材料力学
生物 力学
弹性
断裂力学
结构动力学
粒子和材料力学
工程结构、实验力学等
结构材料
柔性电子材料
智能材料
三维材料
微纳材料
半导体材料
新能源材料
高分子材料
可再生材料
超塑性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
光学/电子/磁性材料等
重要日期
论文全文投稿截止日期:2024 年 10 月 30 日
注册截止日期: 2024 年 12 月 27 日
会议时间:2025 年 1 月 10-12 日
出版
所有提交给 ICAMAM 2025 的论文全文都可以用英文撰写,并将发送给至少两名审稿人,并根据原创性、技术或研究内容或深度、正确性、与会议的相关性、贡献和可读性进行评估。都 论文将由来自以下领域的两到三名专家评审员进行评审 会议委员会。经过仔细的审查过程,全部被接受 论文将发表在会议论文集中,并提交给 EI Compendex, Scopus 进行索引。
主旨演讲嘉宾
罗天志 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骆天治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题目:电磁导电高韧性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潜在应用
绝对:近年来,水凝胶作为一种软物质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优异的拉伸性能、抗疲劳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柔性电子、生物传感、伤口愈合等领域的潜在应用。本文基于聚丙烯酰胺和壳聚糖制备了具有良好导电性和磁性的双网络水凝胶,系统研究了组分对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的影响,分析了增韧机理,阐明了其微观结构变化对不同温度下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验证了其在柔性电子器件和肿瘤热疗中的应用前景。
题目:导电磁性高韧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潜在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水凝胶作为一种软物质受到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其优异的拉伸性能、抗疲劳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在柔性电子器件、生物传感、伤口愈合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本文基于聚丙烯酰胺和壳聚糖制备了具有良好导电性和磁性的双网络水凝胶,系统的研究了组分对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的影响,分析了增韧机制,阐明了其在不同温度下微结构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验证了其在柔性电子器件、肿瘤热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个人简介:罗教授于 2007 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2008 年至 2014 年,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细胞力学。自 2016 年以来,他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直致力于多尺度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和高性能先进材料的研究。他在 Nature Materials 等顶级期刊上发表了 60 多篇研究论文。他的科学发现被世界知名科学家在主要媒体上报道。此外,他还拥有 20 多项专利。在过去的几年里,他获得了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等多个有竞争力的资助。此外,他还获得了许多杰出的荣誉和奖项。
简介:2007年博士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8-2014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从事生物力学博士后工作。2016年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授。研究方向包括:1)多尺度生物力学;2)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械;3)高性能先进材料。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等顶级刊物发表SCI论文60余篇,成果被国际著名专家在Nature Materials单独撰文报道。获批国内外专利20余项。近年来主持军委后勤保障部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曾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青年项目)”等人才计划。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二等奖”等荣誉。
周胜军 教授 ,武汉大学,中国
周圣军教授,武汉大学
题目:提高 GaN 基发光二极管的量子效率
Abstract:III 氮化物发光二极管 (LED) 在汽车前照灯、高分辨率全彩显示器和可见光通信中的应用引起了相当大的兴趣。然而,由于 GaN 和衬底之间的晶格失配和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基于 GaN 的 LED 的内部量子效率受到 GaN 薄膜中高螺纹位错密度的限制。此外,由于 GaN-air 界面处的光完全内反射,基于 GaN 的 LED 的光提取效率相对较低。我们将概述在提高 III 氮化物蓝光/绿光/紫外线 LED 的晶体质量和光提取效率方面的最新进展。我们研究小组最近的工作,包括溅射 AlN 成核层、超薄隧穿结、混合成核层、二氧化硅阵列图案化衬底 (PSSA)、预阱结构、交错量子阱、V 形凹坑、侧壁纳米棱镜、热稳定 Ag 镜和全角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 (DBR),将在本次演讲中讨论。我们表明,溅射的 AlN 成核层可以增强c 平面生长并抑制 GaN 在 PSS 锥区的生长,从而可以有效消除 PSS 倾斜侧壁上不需要的 GaN 岛,从而抑制 GaN 岛聚结产生 TD。我们发现 V 坑势垒高度取决于 V 坑直径,这在决定绿光 LED 的量子效率、正向电压和效率下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展示了高效的基于 InGaN 的黄色 (570 nm) LED,这些 LED 具有优化的三层交错量子阱 (QW),这些量子阱生长在图案化蓝宝石衬底上。我们观察到在 PSSA 上生长的薄膜中的螺纹位错密度降低,这归因于更优的垂直生长模式和聚结边界处的失配减少。此外,由于外延层和 PSSA 之间的折射率对比大,基于 PSSA 构建的基于 InGaN/AlGaN 的紫外线 LED 可以显著提高光提取效率。我们表明,通过采用由 Ag 制成的高反射性金属反射器,可以提高倒装芯片 LED 的光提取效率和电流扩散。此外,还将推出用于高清显示器的 mini/micro-LED。
传记:周胜军于 2011 年获得中国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他是武汉大学的教授。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在于基于 GaN 的 LED、光子学和半导体、纳米压印光刻和直接激光写入领域,以及在电子和光子器件中的应用。他以工业技术专家而闻名。在加入武汉大学之前,他于 2011 年至 2014 年担任 Quantum Wafer Inc. 的首席技术官,专注于高亮度基于 GaN 的 LED 的开发。2014 年至 2015 年,他担任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研究员。曾获国家青年人才支持计划、IAAM科学家奖章、IAAM会士、VEBLEO会士、IOP出版社杰出审稿人奖、IOP出版社中国高被引论文奖、湖北省杰出青年学者、湖北省楚天学者等学术奖项。他发表了超过 92 篇论文,并拥有超过 36 项专利。他是 IEEE ICEPT 2016 会议组委会的联合主席。他曾担任许多会议的委员会成员。
简介:周圣军,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青年),湖北省杰青、楚天学者。长期从事Mini/Micro-LED外延生长与芯片制造技术研究工作,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激光与光子学评论、纳米能源、纳米尺度、应用表面科学、应用物理学快报、光学快报、光学快报、应用物理学杂志、IEEE电子器件汇刊等期刊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92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主编学术专著2部(科学出版社和Springer出版社),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6件,研究成果被国际著名半导体行业媒体《今日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专栏报道23次。周圣军教授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IAAM Scientist Medal,Fellow of VEBLEO,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CHINA TOP CITED PAPER AWARD,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Outstanding Reviewer' Award和第六十届IEEE电子元件与技术会议杰出贡献奖。担任第十七届ICEPT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江西省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器件工程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和《光子学报》第一届青年编委。
Dr. Hsu-Sheng Tsai (哈尔滨工业大学)
蔡勖升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等离子体和离子束技术用于制备薄膜材料
摘要:首先,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石墨烯薄膜材料,在低真空工艺中有效地在碳化硅片上生产大规模、无转移的石墨烯薄膜。在碳化硅氮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退火过程中,氮和硅优先自发反应形成氮化硅,同时碳原子会挤压并冷凝到表面,形成石墨烯薄膜。随后,等离子体和离子束技术将用于制备一系列类石墨烯、过渡金属硫系物和过渡金属氮化物薄膜材料。
题目:等离子体与离子束技术用于薄膜材料制备
摘要:首先通过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石墨烯薄膜材料,这一制程有效地以低真空制程制备出大尺度且免转移的石墨烯薄膜于碳化硅晶圆上。在氮等离子体处理碳化硅过后的退火制程中,氮与硅优先自发反应形成氮化硅,同时碳原子将被排挤凝聚至表面形成石墨烯薄膜,除了材料分析鉴定,也将制备好的石墨烯制作为晶体管器件的沟道材料,从器件性能量测结果得知石墨烯的品质优良。后续扩展等离子体与离子束技术用于一系列类石墨烯、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过渡金属氮化物薄膜材料制备。
传记:Hsu-Sheng Tsai 于 2015 年在国立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 2018-2019 年担任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 (HZDR) 的客座科学家。他于 2018 年获得洪堡研究奖学金(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自 2019 年以来,他担任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与物理科学实验室的正教授。他发表了 42 篇 SCI 出版物,总引用次数超过 800 次 (H 指数:15)。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材料的离子束改性、离子电池、二维材料的合成和应用。
简介:本人累计共发表45篇SCI论文(第一或通讯作者23篇),H因子为15,已获得授权美国及台湾发明专利各1项,主持项目经费累计约200万。论文引用次数最高前五名皆为本人第一作者之文章,其中收获许多顶尖期刊文章的引用(Nat. Commun., npj Quantum Mater., NPG Asia Mater., Chem. Soc. Rev., Chem. Rev., Adv. Mater., Nano Today)。单篇最高引用次数为223。于2018年获奖德国洪堡学者荣誉(台湾地区平均一年1-2人获奖),国际肯定研究成果与专业能力。个人长期致力于等离子体及离子束技术制备二维材料并研究其材料物理性质,此制备技术为个人率先开发并应用于多种二维材料制备,目前正主要开展以离子束辅助制作新型二维材料晶体管器件,探讨器件中各种物理问题,借此了解其如何影响器件性能,并尝试克服以达成器件性能的提升。
任磊
报告题目:稀土元素在重轨夹杂物改性中的作用与影响
摘要:重规格钢常用于铁路轨道,为火车提供稳定的行驶路径。因此,重型钢材不仅需要足够坚固以承受火车的重量,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内含物对其特性有重大影响。例如,钢中的氧化物和硫化物是重型钢内部损伤和疲劳损伤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和改善这些夹杂物是提高重规格钢性能的关键。稀土元素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添加到钢中时可以显着改变钢中夹杂物的类型和分布。添加稀土后,包裹体的形态将发生显着变化,从原来的椭球体和梭形变为近乎球形。此外,原来存在的 MnS、Al2O3 和其他一些夹杂物将被稀土硫化物和稀土硫氧化物所取代。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计算夹杂物的顺序形成顺序,并从微观角度研究了稀土元素 La 对夹杂物弹性特性的改变和弹性特性的各种各向异性。改性前后夹杂物的耐腐蚀性通过使用内禀电位差来表征。La 改性的 La2O2S 和 LaAlO3 更接近钢基体的平均弹性模量,各向异性较小,应力集中较低。改性铝酸铈还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这是掺杂稀土后钢疲劳性能改善的原因之一。
题目:稀土元素在重轨钢夹杂物改性中的作用与影响
摘要:重轨钢通常被用于铁路轨道,为列车提供稳定的行驶路径。所以,重轨钢不仅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列车的重量,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夹杂物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钢中的氧化物和硫化物是造成重轨钢内部损伤及产生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和改善这些夹杂物是提高重轨钢性能的关键。稀土元素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添加到钢中后,可以明显改变钢中夹杂物的种类和分布。添加稀土后,夹杂物的形态会发生明显变化,从原来的椭圆形和纺锤形编委近球形。此外,原先存在的MnS、AI2O3和其他的一些夹杂物会被稀土硫化物和稀土硫氧化物所替代。本文采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计算了夹杂物的先后形成顺序,从微观角度探讨了稀土元素La对夹杂物弹性性质和弹性性质各项异性的改性。通过使用本征电势差来表征夹杂物改性前后的抗腐蚀能力。经过La改性后的La2O2S、LaAlO3与钢基体的平均弹性模量较为接近,各向异性较小,减少了应力集中的现象。改性后的铝酸铈也具有较好抗腐蚀能力。这是掺杂稀土后钢的疲劳性能提高的原因之一。
个人简介:任磊 博士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人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三级人才。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论文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冶金》青年编委、《有色设备》、《当代化工研究》青年编委。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和其他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钢中稀土作用机理和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控制研究。他发表了 20 多篇高水平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青年科技人才”等项目10余项。
简介:任磊,博士,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英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论文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冶金》青年编委、《有色设备》青年编委、《当代化工研究》编委。《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等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稀土在钢中的作用机理、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青年科技英才”等项目10余项。
联系
会议秘书:徐小姐
电子邮件: icamam_conf@163.com
电话:+86-19872446270 (微信)
内容为网页翻译,可能会有差异,以官网为准:https://icamam.com/
学术会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