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能源、电力与先进热力系统国际学术会议(EPATS 2025)
会议时间:
2025年2月21-23日
2025年2月21-23日
会议地点:
中国-昆明
中国-昆明
检索机构:
EI,Scopus
EI,Scopus

- 关于 EPATS 2025 -
继过去四年的成功举办之后,第五届能源、电力和先进热力学系统国际会议 (EPATS 2025) 将于 2025 年 2 月 21-23 日在中国昆明举行。我们非常自豪地宣布举办这项活动,旨在促进来自不同背景和地理位置的演讲者和与会者之间的跨学科联系。我们热烈欢迎您参加 EPATS 2025,我们热切期待在昆明与您见面。
出版
所有论文将由来自会议委员会的两到三名专家评审员进行评审。经过仔细的评审过程,所有被录用的论文将发表在《物理学杂志:会议系列》(ISSN:1742-6596)上,并提交给 EI Compendex, Scopus 进行索引。
邀请嘉宾
罗玲爱教授
法国南特大学
罗玲盖教授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CNRS)、南特热能实验室 (LTEN-CNRS UMR6607) 的杰出班级研究主任 (ECRD)。她是 LTEN 的指导成员和 LOCIE 的主任,这两个实验室都是 CNRS 的实验室。她是中法环境与过程工程合作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和协调者,也是其继任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中法可持续能源实验室的主任。她的研究范围广泛,先后涵盖了热、工艺和能源工程领域的广泛主题:流化床中的燃烧;工业能源平衡分析;太阳能制冷机;吸附和吸收过程;热电热泵;建筑能源、太阳能、储能、创新流体、热和反应组件及其多功能性、能源系统集成和优化、机器学习辅助的拓扑优化等。她提出了一种多尺度方法,用于流程的能源效率优化。为了提高全球性能,必须在三个尺度上实施集约化:局部尺度、成分尺度和系统尺度。应仔细检查这些标度之间的内部链接,以实现性能最大化和耗散最小化。她开发了一种优化流体管理的创新策略,旨在在流体、热和反应设备中建立一种新的流体分布优化策略,以及将它们集成到多功能和多尺度系统中。她是 4 本书和 150 多篇期刊文章的作者或编辑。她担任 Energy Journal 的主题编辑和其他三种期刊的副主编。
杨强教授
中国浙江大学
Qiang Yang (M'03-SM'18) 于 2007 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获得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于 2007 年至 2010 年在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工作。他于 2015 年和 2016 年作为访问学者访问了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他目前是中国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正教授,发表了 300 多篇技术论文,申请了 60 项国家专利,合著了 2 本书,并编辑了 2 本书和多个书籍章节。多年来,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智能能源系统、大规模复杂网络建模、控制和优化、基于学习的优化和控制。他是英国计算机学会 (BCS) 和国际先进材料协会 (IAAM) 的会员,IEEE、IET 的高级会员和中国计算机联合会 (CCF) 的高级会员。
Muhyiddine Jradi 副教授
丹麦南丹麦大学
Muhyiddine Jradi 博士是南丹麦大学能源信息学中心能源工程副教授和建筑能源应用小组的负责人。他拥有机械工程背景,并于 2014 年获得诺丁汉大学可持续建筑和能源技术博士学位。Jradi 博士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节能系统、建筑能源建模和模拟、能源改造、多联供系统、能源系统数值建模和模拟、可再生能源和储能。Jradi 博士目前正在与工业合作伙伴和公共平价合作领导和参与多个国际研究项目,资金超过 400 万美元。此外,他还担任多个期刊编辑委员会和国际会议科学委员会的成员。他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诺丁汉大学国际卓越工程研究院长奖学金和贝鲁特美国大学 Sakkal 可再生能源奖。Jradi 博士的研究工作已在领先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 140 多篇学术出版物。
杨婷教授
天津大学,中国
杨婷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科带头人。现任国家“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副主任、天津市“能源互联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作为最大的贡献者,先后获得省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和企业科技进步奖若干项。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专著4部,国际发明专利2项。他曾担任多个 IEEE 国际会议的会议主席。他还担任过多家 SCI 期刊的主编或编委会成员。现任《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报》《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2018年获得“优秀特编奖”)特约主编,《电力建设学报》《泛在电力物联网(UPIOT)》特约主编。现任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全国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论电工专业委员会委员。
征文
提交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 能源工程与能源技术
01. 储能技术
02. 节能技术
03. 能源设备与技术
04. 热物理学和热工程
05. 可再生能源工程(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
06.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 电力
01. 电网的自我修复
02. 电网协调
03. 分布式电源
04. 电动汽车充电
05. 智能变电站
06. 智能电网设备
07. 双向互动电源
◕ 热力学
01. 工程热力学
02. 热流体力学
03. 热性能和热物理测量技术
04. 热能
05. 热能效率
06. 热电工程
07. 热能
联系我们
陈凯莉(会议秘书)
电话:+86-13711322672 (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 icepats@163.com
内容为网页翻译,可能会有差异,以官网为准https://www.epats.org/
学术会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