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会议查询 > 2025信息处理与软件工程国际研讨会

2025信息处理与软件工程国际研讨会(IPASE 2025)


会议时间:
2025年6月13-15日
会议地点:
中国 四川 南充
检索机构:
EI,Scopus
会议官网:
https://www.isctt.net/
2025信息处理与软件工程国际研讨会
 
欢迎来到 ISCTT 2025 -
 
ISCTT 历届会议分别在昆明(2016 年)、海口(2017 年)、习安(2018 年)、哈尔滨(2019 年)、沈阳(2020 年)、广州(2021 年,在线)、青岛(2022 年,在线)、厦门(2023 年)和绵阳(2024 年)成功举办。作为一年一度的会议,它每年都会在中国举行,来自全球 10 个国家的 500 多名与会者参加了会议。ISCTT 2025 将于 2025 年举行,它将为研究人员、学者和一些科学家提供一个宝贵的机会,让他们面对面交流。ISCTT 2025因其强大的组织团队、可靠的声誉和全球广泛的赞助商而非常特别,这是面向国内外所有研究人员的信息学工程和信息科学的领先年度会议。
 
我们热忱邀请您参加 ISCTT 2025,并期待在中国南充见到您。
 
 
出版-
 
hot.gif所有论文将由来自会议委员会的两到三名专家评审员进行评审。经过仔细的审查过程,所有被接受的论文将由 IEEE 出版 (ISBN:979-8-3315-0199-0),并将提交给 IEEE Xplore、EI Compendex、Scopus 进行索引。
 
 
邀请嘉宾
 
 
主讲人
 
 
李伟生教授
 
 
中国重庆邮电大学
 
 
 
李伟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重庆市“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图像认知”重庆重点实验室、国际计算机学会(ACM)重庆分会副会长、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重庆分会副理事长。
 
 
 
主讲人
 
 
邵杰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
 
 
 
 
 
邵杰是四川省特聘专家,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宜宾)常务副院长。在人工智能多媒体和大数据领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编辑发表论文4篇。DASFAA 2012 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和 PCM 2017 国际会议最佳论文提名。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层项目和重点项目、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 并委托腾讯、华为、铁道科学研究院等企业开发项目。他曾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ervice-Oriented Engineering、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和 World Wide Web 担任 Journal 的客座编辑,并担任 ACM KDD、ACM MM、IEEE ICDE、IEEE CVPR、IEEE ICCV、IJCAI、AAAI、ACL 等主要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2019 年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领域推荐国际会议 APWeb-WAIM 程序委员会主席。2021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讲人
 
曾宪华教授
 
 
中国重庆邮电大学
 
 
 
 
 
曾先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入选重庆市英俊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现任图像认知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机器学习、大数据智能、跨模态认知计算、图像检索、数据智能分析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项目 3 项,主持重庆市重点项目 1 项,参与国家项目 6 项。在IEEE TIP、IEEE TMM、ACM TOMM、Information Science、Pattern Recognition、Neural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并在ICBK、ICDIP、RSKT、ICCICC、IJCNN等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他教授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导论/原理”课程,培养的博士/硕士生获得市/校级优秀学位论文 5 篇。在过去的 3 年里,他指导了 2 名博士生和 19 名研究生。
 
 
 
 
 
主讲人
 
夏勇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夏勇,男,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候选人,天天海大数据应用技术融合国家工程实验室委员,1997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他分别于 2001 年、2004 年和 2007 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他被授予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07 年 1 月加入悉尼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前身为信息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多媒体技术 (BMIT) 实验室,并在冯大干院士的指导下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底回到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智能计算,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表与培养项目4项,在顶级期刊JAMA Network领域近5年发表论文80余篇,在Open、Radiology、IEEE-TPAMI/TMI/TIP/JBHI、IJCV、MedIA和顶级会议NeurIPS、CVPR、ECCV、AAAI、IJCAI 和 MICCAI 上发表论文。他被 Google 引用超过 14,000 次 (H-Index = 58),入选斯坦福大学“世界顶尖科学家名单的前 2%”,并指导学生在 BraTS2020、KiTS21、KiPA22 和 SegRap2023 等 10 多项国际学科竞赛中获得前三名。现任中华医学会口腔医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视觉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人工智能组副组长, 陕西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他曾担任 ISBI 2017、MICCAI 2019、MICCAI 2020 和 ICASSP 2023 等国际会议的会议主席或领域主席。
 
  
 
主讲人
 
 
黄淑东副教授
 
 
中国四川大学
 
 
 
 
黄淑东,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工程科学与技术》专栏副主编。他的研究领域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图像处理、多源异构数据挖掘、深度学习及其应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四川省“十四五”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在IEEE TNNLS、IEEE TCYB、IEEE TKDE、Pattern Recognition、Machine Learning、Data Mining和Knowledge Discovery、NeurIPS、AAAI、ACM MM等领域顶级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近30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其中多篇论文入选ESI全球高被引论文和四川计算机学会年度优秀论文奖。
 
 
 
 
 
 
主讲人
 
高少斌教授
 
 
中国四川大学
 
 
 
高少兵博士,2017 年 6 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年被四川大学介绍为特聘副研究员(Associate High School)。2015 年至 2016 年,他在伦敦大学学院行为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接受了联合博士培训。高少兵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类脑计算”,包括计算机视觉、视觉色彩信息处理、视觉自适应、生物脉冲神经网络、基于大脑GPS机制的机器人导航技术、深度学习等。高少兵博士在生物医学工程、计算神经科学和神经电生理实验领域接受过严格的培训,具有实验神经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背景。他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计算神经科学期刊和会议 IEEE TPAMI、TIP、NIPS、ICCV、CVPR、ECCV、JOSA A、Frontier in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等上发表了多篇文章。申请技术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5项),目前是CCF会员,并担任IEEE TIP、SPL、TII、CVIU、Frontier in Neuroscience等多本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主讲人
 
 
陈华玥副教授
 
 
中国西华师范大学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
 
他的研究兴趣包括遥感图像的智能分析和解释、智能信息处理和优化算法。近5年来,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IEEE T-R》、《IEEE T-IM》、《INFORMATION Sciences》、《KBS》等高水质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30多篇科研论文,发表ESI高被引论文10篇,HOT论文9篇,被引近1000次。他一直是 IEEE/CAA、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和 KBS 等 SCI 期刊的审稿人。主持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3项,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3项,地级项目多项。
 
 
 
主讲人
 
 
徐黎明副教授
 
 
中国西华师范大学
 
 
 
 
 
徐黎明,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秘书,CCF高级委员,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他的研究方向是多模态图像分析和重建,专注于哈希学习、流形学习、深度学习和对抗性学习等机器学习范式及其在图像恢复、图像超分辨率、图像哈希检索、图像跨模态转换和自动生成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中的应用。近五年来,在IEEE T-IP、IEEE T-MM、ACM TOMM、Pattern Recognition、Neural Networks、Neuro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Science in China等学术期刊上担任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近40篇学术论文。 SCI/EI 检索 20 余篇,6 篇收录于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定向项目1项,地级和大学级项目2项,主持项目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重庆市重点项目 1 项。
 
 
征文
 
提交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1) 信息科学
 
数据分析和数据库
 
信息安全
 
密码学
 
网络安全
 
数据挖掘
 
图像处理
 
信息系统
 
(2) 计算机技术
 
算法•人工智能
 
电机工程
 
智能自动化
 
软件工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机器视觉
 
移动机器人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3) 信号处理
 
独立组件分析
 
多媒体信号处理
 
通信时序分析
 
图像和视频信号处理
 
语音处理
 
V2X(车联网)和物联网 (IoT) 通信技术
 
智能交通信号管理
 
 
联系
 
 
 
会议秘书
 
翟莹 |翟秘书
 
电话:17512806705(Wechat)
 
QQ:1586117126
 
电子邮件: icisctt@163.com

内容为网页翻译,可能会有差异,以官网为准https://www.isctt.net/
按学科领域查询: 电子通信信息技术网络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数据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医学经济与金融物理地理地球数学能源与资源电气工程海洋科学化工科学环境科学图像处理人文社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航空航天机械材料科学土木建设工程生物科学与技术 按国家查询: 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阿联酋土耳其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加拿大 按检索机构查询: EIScopusCPCICNKISCIInspecIEEE XploreGoogle Scholar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