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IEEE第二届电子、通信与智能科学国际会议(ECIS 2025)
会议时间:
2025年5月23日-25日
2025年5月23日-25日
会议地点:
中国 岳阳
中国 岳阳
检索机构:
EI,Scopus,IEEE Xplore
EI,Scopus,IEEE Xplore
欢迎!
2025 IEEE第二届电子、通信与智能科学国际会议(ECIS 2025)主要聚焦电子、通信与智能科学等研究领域进行讨论。ECIS 2025 寻求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电子、通信和智能科学的所有主要领域的重大贡献。会议旨在为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一个平台,以会面和分享该领域的前沿发展。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 ECIS 2025,并期待与您相见!
会议简介
会议简称:ECIS 2025
会议全称:2025年IEEE第二届电子、通信与智能科学国际会议(2025 IEE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and Intelligent Science)
会议地点:中国岳阳
会议时间:2025年5月23日-25日
截稿时间:2025年3月12日
出版检索:IEEE出版、EI&Scopus检索
会议主办:IEEE中国联合会、湖南理工学院
ECIS 2025已上线IEEE官网:
https://conferences.ieee.org/conferences_events/conferences/conferencedetails/65594
出版信息
ECIS 2024 的论文集已由 IOP Publishing 出版,如有,将提供印刷论文集。对于 ECIS 2025 的提交,请访问作者指南。被接受的论文将被提交到 IEEE Xplore 中,但必须满足 IEEE Xplore 的范围和质量要求。
论文征集
我们鼓励您通过向 ECIS 2025 会议提交研究摘要和论文来为会议做出贡献并帮助塑造会议。提交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主题 1:电子
电路和系统
电子元件
光电光子器件
电磁兼容性
量子电子学
生物医学电子
电子技术
光伏
主题 2:沟通
移动通信
宽带通信
多媒体通信
第 6 代网络
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
计算机与智能通信
传感和传感器网络
路由和控制协议
天线技术
小型蜂窝网络
科目 3:智能科学
人工智能
智能信息处理
大数据分析
脑机融合
感知智能
认知计算
智能系统
图像处理
机器人
智能交通系统
主旨演讲嘉宾
演讲者 1:
毛诗文教授,美国奥本大学
演讲题目:用于 3D 人体姿势跟踪、增强和完成的生成式 AI 射频传感
简介:
近年来,3D 人体活动识别 (HAR) 已成为人机交互 (HCI) 中的重要话题。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人们对不使用摄像机的技术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为此,RFID 标签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可穿戴传感器,为 3D 人体姿势跟踪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本次演讲中,我们首先介绍了 RFID-Pose,这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辅助实时 3D 人体姿势估计系统。该系统估计人体每个肢体的空间旋转角度,并利用旋转角度通过正向运动技术实时重建人体姿势。尽管深度学习模型在无线通信、网络和传感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它们的性能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高质量射频 (RF) 数据,而这些数据的收集比其他类型的数据更难且成本更高。为了克服这一障碍,我们提出了几种基于生成式 AI 的方法,以合成用特定人类活动标记的射频数据,用于多个无线传感平台,例如 WiFi、RFID、毫米波雷达,包括条件递归生成对抗网络 (R-GAN) 方法和基于扩散模型的方法。生成的射频数据的高质量通过结构相似性指数 (SSIM) 和 Frechet 初始距离 (FID) 的指标以及人类活动识别 (HAR) 的代表性下游任务进行验证,其中使用足够合成数据训练的模型优于由真实数据训练的模型。在本次演讲的第三部分,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该框架利用潜在扩散变压器来生成跨多个类别的高质量、多样化的 RFID 传感数据。此外,我们还引入了一个具有交叉注意力调节的潜在扩散转换器,以准确推断骨骼姿势中缺失的关节,从部分 25 关节输入完成完整的 12 关节配置。我们的方法可以扩展基于无线的姿态估计在收集大量配对数据集不切实际且无法获得更细粒度的关节信息的情况下的适用性,例如在遮挡环境中进行行人和健康监测。
主讲人简介:
毛世文是奥本大学教授和厄尔·C·威廉姆斯杰出学者,也是无线工程研究和教育中心主任。毛博士的研究兴趣包括无线网络、多媒体通信和智能电网。他是 I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的主编,也是 IEEE 的会员。他在2023年获得了IEEE ComSoc MMTC杰出研究员奖,2023年奥本SEC教师成就奖,2019年IEEE ComSoc TC-CSR杰出技术成就奖,2018年奥本大学创新研究和奖学金奖,2010年NSF CAREER奖,以及IEEE ComSoc的多项服务奖。他是 IEEE ComSoc 电子健康技术委员会 2022 年最佳期刊论文奖、Elsevier/KeAi 数字通信和网络期刊 2021 年最佳论文奖、2021 年 IEEE 物联网期刊最佳论文奖、2021 年 IEEE 通信学会杰出论文奖、IEEE 车载技术学会 2020 年 Jack Neubauer 纪念奖、 2018 年 IEEE ComSoc MMTC 最佳期刊论文奖和 2017 年最佳会议论文奖,2004 年 IEEE 通信学会通信系统领域 Leonard G. Abraham 奖,以及 12 个最佳会议论文/演示奖。
演讲者 2:
王兴军终身教授,北京大学,中国
主讲人简介:
王兴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副院长,区域光纤通信网络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纳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学科评价组成员, 入选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两次)。近五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Nature Photonics、Light: Science&Application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60多篇论文。在OFC、CLEO等行业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SCI引用25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受邀在OFC、CLEO、OECC、ACP等国际会议上报告50余次。
演讲者 3:
瑞典林雪平大学 Zebo Peng 教授
演讲题目:多核信息物理系统的可靠性挑战
简介:
信息物理系统 (CPS) 在汽车电子和医疗设备等安全关键型应用中变得不可或缺,在这些应用中,可靠性、性能和实时响应能力至关重要。为了满足这些系统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多核架构越来越多地被采用为必需品。然而,虽然多核平台提供了增强的计算能力,但它们也带来了复杂的挑战,包括需要高效的任务调度和映射,以满足严格的性能、可靠性和时序要求。使这些挑战进一步复杂化的是 VLSI 技术的进步,该技术在实现更小的特征尺寸的同时,还导致了功率密度的提高和芯片温度的升高。这些热效应加剧了可靠性问题,影响了系统性能和能效,并使多核架构中的调度和资源管理决策进一步复杂化。本次演讲将探讨 CPS 中多核架构、热效应和可靠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它将重点介绍热感知任务调度策略、优化内核利用率以及满足计算需求和严格的安全关键约束的设计方法。通过解决这些相互关联的挑战,本次演讲旨在为实现多核 CPS 的全部潜力提供路线图,同时确保其稳健性、效率和长期可靠性。
主讲人简介:
彭泽波教授于 1987 年在林雪平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自 1996 年以来,他一直担任林雪平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的教授和主任。他目前还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的副主席。他曾担任瑞典国家计算机科学研究生院 (CUGS) 的院长和 IEEE 欧洲测试技术委员会 (ETTTC) 的主席。
彭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嵌入式系统、密码物理系统、电子设计自动化、SoC 测试和实时系统的设计和测试。他在这些领域发表了 400 多篇技术论文和 5 本书。他在主要国际会议上获得了 4 次最佳论文奖和 1 次最佳演讲奖。自 2005 年以来,他一直是 IEEE 计算机学会的金牌核心成员,并于 2022 年获得 IEEE 计算机学会杰出贡献者奖。他曾在十几个国际会议的项目/指导委员会任职,并曾担任 DATE 2008 的项目主席、ETS 2007 和 2013 的项目主席以及 ITC-Asia 2021 的联合主席。
会议注册
1.投稿作者注册
注册费:3800元/篇(普通作者);3600元/篇(学生作者);双栏排版超过5页,超页费300元/页。注册费包含1个线下参会名额(不线下参会视为放弃附赠名额,无退费)。
2.口头报告/海报展示/仅参会注册
注册费:1500元/人,请于2025年4月30日前完成注册及缴费。如需口头报告/海报展示请于2025年5月11日前将报告PPT/电子海报(A1竖版)发送至组委会官方邮箱进行审核。
参会形式
1. Committee
作为大会主席、指导主席或技术主席、TPC等身份参会支持,在会议技术层面上指导把关,负责一部分同行评审环节,组委会将颁发荣誉证书。Committee申请需提供个人学术简历。
2. Reviewer
作为会议的审稿专家参与支持,负责在专业领域内对稿件进行同行评审,组委会将颁发审稿专家证书。Reviewer申请需提供个人学术简历。
3. Presenter
(1) 分论坛:针对会议主题组建workshop,并邀请相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以分论坛形式展开研讨。
注:研讨会形式可同时进行论文投稿、口头报告、听众参加,时长和具体流程可酌情而定。workshop Chair申请需要提供个人学术简历。
(2) 口头报告:在大会上就报告人目前的研究等进行口头英文学术报告(不需要投稿),时长约10-15分钟。
(3) 书面论文报告:在大会征稿主题范围内提交相关领域英文科技论文,评审通过后提交注册并收录到会议论文集。
(4) 海报展示:投稿论文除进行现场或线上口头报告外,还可选择现场海报展示,将文章关键成果及摘要展示给现场参会嘉宾。
4. Audience
作为听众参加线下会议的报告分享及活动交流。
联系方式
组委会秘书处:伍老师 +86 13217481189
Email:icecis@126.com
内容为网页翻译,可能会有差异,以官网为准https://www.icecis.org/
学术会议推荐: